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绿水青山绽笑颜——陕西扎实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陕西

发布日期:2023-08-15 16:24:21 来源:西部品牌网 点击:228次
核心提示: “爷爷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工作人员蒋水清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叫蒋维礼,毕业于复旦大学,为了支援大西北,从上海来到吴堡中学任教。“爷爷第一次看到黄河,就被半沙半水、浑浊不清的黄河深深震撼了。”

“爷爷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工作人员蒋水清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叫蒋维礼,毕业于复旦大学,为了支援大西北,从上海来到吴堡中学任教。“爷爷第一次看到黄河,就被半沙半水、浑浊不清的黄河深深震撼了。”

“爷爷一直期盼着黄河能早日变清,所以给我取名‘水清’。这几年,黄河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了。”蒋水清说。

黄河的清,缘于黄土高原的绿。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是31.6%。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63%以上。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近年来,陕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观念转变、从突围到合围的态势跃进、从治标到治本的实践升华。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绿色已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如今,全省整体工作推进形成新格局,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重点区域保护得到新加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个全国生态日,将成为三秦大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共生新的起点。

由“黄”到“绿”,再到“深绿”

“活人怎么能让沙子欺负死。”这是治沙老英雄郭成旺生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十年来,他带领一家4代人在榆林毛团村植绿固土,让4.5万亩毛乌素沙地披上了绿装。

63岁时,看到不少乡亲因风沙被迫离开家园,“犟板筋”郭成旺贷款买下5万株树苗,动员全家扎进沙地植树造林。

然而,在沙漠上种活一棵树谈何容易。第一批2000棵树苗种下没多久,就被一场大风连根拔起,仅剩一棵存活下来。

正是这棵饱经风沙的杨树,让郭成旺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希望。为了种树、护树,他干脆把家搬到了沙窝里,一住便是30多年。种树护树成为郭家人最大的事。父亲没做完儿子做,儿子做不完孙子接着做。靠着这股劲头,郭成旺一家人让4.5万亩沙地变成绿洲。3月31日,郭成旺因病去世,享年102岁。他们一家种下的一排排绿树,如同哨兵一般拦住了流动的黄色沙丘。

新中国成立伊始,陕西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3%。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榆林林木覆盖率仅有0.9%。脆弱的生态、恶劣的环境,一度使三秦大地被冠上“尘土飞扬”之名。

全国第一个大型生态建设工程“三北”工程启动,陕西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省“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5468万亩。全省荒漠化土地由1999年的4671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3975万亩,沙化土地由1999年的2183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1835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沙区植被覆盖度由1.8%提高到60%。陕西成为首个“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省气象局卫星资料显示,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由“黄”变“绿”只是第一步。

我省立足“一山两河”生态治理大格局,系统谋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黄河流域实行“以绿治黄、以水定绿”,突出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着力推动毛乌素沙地、白于山区、关中北山生态恢复重建。祖脉秦岭建立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长江流域立足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高质量建设水源涵养林,不断提高生态空间的“含绿量”,由“浅绿”走向“深绿”,实现绿色饱和。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遇到身边的污染情况随手拍照上传举报。一个月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的污染没有了,还能收到生态环境系统发放的几百元奖金。

“放在以前我也不相信,哪有那么好的事!”咸阳市秦都区市民魏先生说,“我‘随手拍’了一次之后,终于相信这是真的!”

前一阵子,魏先生路过自己家附近的工厂,发现厂房西侧堆积大量建筑垃圾,且没有覆盖。“南侧也是脏乱差,一刮风满天都是灰尘。我把图文情况上传到‘随手拍’小程序上,一周后下班路过这里,发现乱堆乱放情况已经没有了,现场的裸土已经被覆盖。”魏先生说,“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相信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改善了,群众的体会最深。

数据为人们的直观感受作了最好的注解。秦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为“优”,渭河成为造福三秦儿女的“幸福河”。2022年,全省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9.7天,重污染天数平均5.2天。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111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6.4%,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长江流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以上。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国家考核的3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为20年最好水平。全省环境应急事件数量实现“九连降”,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3月,一只腿上附着黄色环志、羽色发灰的朱鹮在浅洼里觅食、栖息。已经架好镜头等候多时的摄影爱好者郑秀宏屏息调好焦距和快门,顺利抓拍到了这只短暂停留的“天堂鸟”。

这张朱鹮的特写被发布到网上后引起关注。原来,照片中朱鹮栖息的浅洼,位于延安富县直罗镇葫芦河流域。

“延安也有朱鹮了!”人们为这个好消息感到高兴。

“根据脚环可以确定,这只朱鹮2002年在楼观台出生,2015年在铜川野化放飞,是一只19岁的雄鸟。”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教授级高工、朱鹮专家常秀云说,“这只朱鹮出现在富县,改写了陕北没有朱鹮活动的历史。这意味着野外朱鹮栖息地向北又扩展了160多公里。”

2015年,在铜川市耀州区野化放飞后,这只朱鹮于2021年抵达富县葫芦河,留在了这个环境适宜、食物充足的地方。

随着朱鹮种群数量增长和全省生态环境优化,常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类似的消息。1981年发现朱鹮时,朱鹮栖息地不足5平方公里,目前已超过1.6万平方公里。朱鹮栖息地持续扩大,由大山深处向丘陵平川扩展,由洋县一隅向秦巴全域扩展,由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扩展,由陕西向全国扩展,并且由中国向东亚扩展,逐步恢复历史分布。目前,陕西朱鹮种群分布以洋县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自然扩散。在洋县之外的朱鹮夜宿地数量占到总量的60%以上,栖息地已覆盖省内6市。

包括朱鹮在内,更多野生动物有了更舒适的栖息环境、更安全的“友邻”。他们与人类共享绿色生态空间。

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空间修复治理,加强朱鹮等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不断提升种群质量数量。三秦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这是为当代计,也是为万世谋。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着眼把牢高质量发展基准线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着眼守护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当好秦岭卫士,着眼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着眼建设我国北方绿色长城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特别是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扎实推进美丽陕西建设。(记者 申东昕)

来源:陕西日报

【责编:刘书海】

更多资讯,请关注:西部品牌网 http://www.xibupinpai.cn/
[关闭窗口] [返 回]
(分享)告诉好友:

按分类浏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员公示 | 法律声明 | 发展合作 | 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shanwang2018@163.com  电话:029-85250287  传真:029-86675150

备案号:陕ICP备2021016222号 | 法律顾问:陕西律师事务所  | 地址:西安市高新三路蓝溪国际大厦17楼1701室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328号